當前,一輛普通家用轎車上大約安裝了近百個傳感器,而豪華轎車上的傳感器數量多達200個,那么作為未來主流的智能電動汽車,其自動駕駛系統需要多少傳感器來支撐呢?
近兩年,我國自動駕駛技術不斷迭代和突破,自動駕駛的卡車、礦車、物流園區車、巡邏車、出租車,陸續出現在日常的生產和生活中。新的技術在被人們所認知的過程中,也在進行著商業化測試,探索未來的商業化運行模式。
得益于政府政策的大力推動、公路基礎設施建設的全面提速、新興企業的相繼涌現,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無論在核心技術還是在場景應用層面都在快速蝶變,正在成為全球自動駕駛創新中心。來自中國的實踐成果,都將為全球自動駕駛產業發展貢獻寶貴經驗。
專家指出,自動駕駛的廣泛應用有利于節省一部分勞動力,并給不便開車的人帶去便利。而且自動駕駛汽車其行駛模式更加節能高效,能夠緩解交通擁堵及空氣污染。
當前,一輛普通家用轎車上大約安裝了近百個傳感器,而豪華轎車上的傳感器數量多達200個,那么作為未來主流的智能電動汽車,其自動駕駛系統需要多少傳感器來支撐呢?
傳感器的特點包括:微型化、數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統化、網絡化。它是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首要環節。傳感器的存在和發展,讓物體有了觸覺、味覺和嗅覺等感官,讓物體慢慢變得活了起來。
目前感知方面最大問題就是測量精度和多傳感器融合,主流的傳感器還是超聲波雷達,少部分車型采用了超聲波雷達+攝像頭的配置,激光雷達由于成本太高,還無法量產到車上,不過可以考慮加裝毫米波雷達,它的成本在逐年下降。
未來,雷達與攝像頭協同感知將會成為主流;決策方面,需要控制算法來實現,這樣就需要大量的停車數據訓練算法,一起順利實現路徑的規劃;執行方面,隨著線控技術的不斷發展,執行的響應度會越來越靈敏、安全性越來越可靠,汽車會越來越偏向智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