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消息,一個國際研究人員團隊宣布開發(fā)出世界上較緊湊、尺寸較小的半導體激光器,該激光器可在室溫下的可見光范圍內工作。據(jù)作者介紹,該激光器是只有310納米大小的納米粒子(比毫米小3000倍),可以在室溫下產(chǎn)生綠色相干光。該研究文章發(fā)表在ACS Nano上。
六十年前的五月中旬,美國物理學家西奧多·邁曼(Theodor Maiman)演示了第一臺光學量子發(fā)生器——激光器的工作原理?,F(xiàn)在,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其中大部分來自ITMO大學)報告說,他們已通過實驗研發(fā)出了世界上較緊湊的半導體激光器,該激光器在室溫下的可見光范圍內工作,這意味著它產(chǎn)生的相干綠光可以很容易地被記錄下來,甚至可以用標準光學顯微鏡用肉眼看到。
鈣鈦礦納米顆粒作為激光器材料的獨特性
科學家成功地開發(fā)了可見帶的綠色部分,這對于納米激光器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這篇文章的首席研究員、ITMO大學物理與工程學院教授謝爾蓋·馬卡羅夫說:“在現(xiàn)代發(fā)光半導體領域,存在著‘綠色間隙’問題,‘綠色間隙’意味著用于發(fā)光二極管的傳統(tǒng)半導體材料的量子效率在光譜的綠色部分顯著下降。這個問題使由傳統(tǒng)半導體材料制成的室溫納米激光器的開發(fā)變得復雜?!?br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在此情況下,研究小組選擇了鹵化物鈣鈦礦作為納米激光器的材料。傳統(tǒng)激光器由兩個關鍵元件組成:一個是允許產(chǎn)生相干受激發(fā)射的有源介質,另一個是有助于將電磁能量長期限制在內部的光學諧振器。鈣鈦礦能同時提供這兩種特性:一種特定形狀的納米顆粒既可以作為活性介質,也可以作為有效的諧振器。
結果,科學家成功地制造了310納米大小的立方體形狀的粒子,當它被飛秒激光脈沖激發(fā)時,可以在室溫下產(chǎn)生激光輻射。
ITMO大學的初級研究員、論文的合著者Ekaterina Tiguntseva說:“我們使用飛秒激光脈沖泵浦納米激光,輻照了孤立的納米粒子,直到達到特定泵浦強度的激光產(chǎn)生閾值為止,之后,納米粒子開始像典型的激光一樣工作。我們證明了這種納米激光可以在至少一百萬次激發(fā)周期內工作?!?br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最小半導體激光器的優(yōu)勢
此次所研制的納米激光器的獨特性不僅限于其體積小,新設計的納米顆粒能夠有效限制受激發(fā)射能量,從而為產(chǎn)生激光提供足夠高的電磁場放大率。
ITMO大學的初級研究員、該文的合著者之一Kirill Koshelev解釋說:“我們的想法是,激光產(chǎn)生是一個閾值過程。你用激光脈沖激發(fā)納米顆粒,在外部光源的特定“閾值”強度下,粒子開始產(chǎn)生激光發(fā)射。如果你不能把光限制在足夠好的范圍內,就不會有激光發(fā)射。在先前使用其他材料和系統(tǒng)但具有相似思想的實驗中,表明可以使用四階或五階Mie共振,即光波長處的共振,材料內部以激光產(chǎn)生的頻率適合諧振腔體積的四到五倍。我們已經(jīng)證明我們的納米粒子支持三階Mie共振,這是以前從未做過的,換句話說,我們可以在諧振器尺寸等于材料內部三個光波長的條件下產(chǎn)生相干激發(fā)發(fā)射?!?br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值得注意的是,不需要施加外部壓力或非常低的溫度來使納米顆粒用作激光器,研究中描述的所有影響都是在正常的大氣壓和室溫下產(chǎn)生的。這使該技術對于專注于創(chuàng)建光學芯片、傳感器和其他使用光來傳輸和處理信息的設備的專家具有吸引力,其中包括用于光學計算機的芯片。
在可見光范圍內工作的激光的好處是,在所有其他特性相同的情況下,它們比具有相同特性的紅色和紅外光源小。事實是,小型納米顆粒激光器的體積通常與發(fā)射的波長具有立方關系,并且由于綠光的波長比紅外光的波長小三倍,因此小型化的極限對于綠光激光器要大得多,這對于為未來的光學計算機系統(tǒng)生產(chǎn)超緊湊組件至關重要。